河南民营房企“一哥”宣布违约
【发布时间:2023-11-25 16:57:34 】 【信息来源:破茧网】
融资渠道最多的房企宣布违约
来源 | 不良资产头条综合地产资管界、小债看市
坐拥四家上市公司,郑州银行第三大股东的正商集团未能逃脱违约的“魔咒”。
11月23日,正商实业有限公司宣布一笔优先票据暂停买卖。该票据为于2024年到期的12.5厘优先票据,上述票据项下1000万美元的利息最后的宽限期是11月22日,截至公告日未能支付。

正商实业解释称:由于不可预见的技术原因,未能及时将资金汇至境外以支付该笔利息。因此,该票据发生了违约事件。
看似是技术上的问题,但实际上,正商实业曾经在8月29日就发布公告,尚未偿还的2023年到期12.5厘优先票据将展开交换要约。
此外,2022年6月,穆迪将下调正商集团的评级,从"B2"下调至"B3"。另外,由正商实业发行、正商集团进行担保的高级无抵押债券也被从"B3"评级下调至"Caa1",展望维持负面。
穆迪预计正商集团未在未来6-12个月,其合同销售额或将下滑约25%-30%,再融资风险增加,流动性恶化。
对于上述违约事件,正商实业表示,正计划尽快安排支付利息,以补救因延迟支付利息而造成的任何违约,同时正与票据持有人就延迟支付利息进行真诚的讨论,并将与债权人保持积极沟通,并寻求实施最佳解决方案。
流动性枯竭
2022年,正商实业实现营业收入96.57亿元,同比减少28.1%;净利润出现29.43亿元的巨额亏损。而今年上半年,又净亏损3.5亿元至4.5亿元。

截至2022年末,正商实业总资产为615.44亿元,总负债562.24亿元,净资产53.2亿元,资产负债率91.36%。
具体来看,其流动负债有523.37亿元,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有119.37亿元,而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4.88亿元,此外还有非流动负债38.87亿元,刚性债务总规模有154.43亿元,
值得注意的是,2020年以来正商实业筹资性现金流净额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状态,其外部融资环境持续恶化,再融资压力非常大。
受流动性问题影响,正商实业拿地几乎暂停。去年仅在河南登封新增了1个项目,不过目前其还有99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,可以开发3-4年。
融资渠道最多的房企
难逃违约魔咒
正商集团成立于1995年,是创立于郑州的河南龙头房企,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、实业两大部分,是集房地产开发、物业管理、工程建设、酒店管理、医院管理、精细化工、教育、投资和信托基金管理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。

正商集团董事长张敬国
创始人及实控人张敬国1995年离开体制开始创业。成立河南兴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,与人合作开发出兴联公寓。
在房地产掘到第一桶金后,1998年,张敬国创立了正商置业,着手开发建设郑州北区大盘北云鹤花园,开启郑州北区高档住宅的先河。随后,金色港湾、四月天、绿岛港湾等项目相继在郑州落地建成,正商开始逐渐坐稳“郑州一哥”的位置。
在此期间,张敬国开始施展财技,推动旗下公司登陆资本市场。
2015年,正商集团以7.31亿港元收购香港恒辉股份,后改名为正商实业,成功借壳港股上市。
一年后,正商旗下医疗公司GMRE在纽交所敲钟上市,进入美国资本市场;2018年入主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赞宇科技,成为实际控制人;2021年3月旗下兴业物联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。
目前,“正商系”已形成坐拥四家上市公司的庞大商业版图,其几乎成为郑州本土企业中,融资渠道最多的房企之一。此外,正商集团还参股郑州银行,是其第三大股东。
2021年度,正商实业突飞猛进的拓展地市业务,欲与建业一争高低,但与其他房企的命运一样,疫情导致销售放慢。此外,正商各大楼盘项目业主维权现象层出不穷,正商也多次被列为失信人名单,公司法人代表被限制高消,更为严重的是其资本扩张、负债率攀升的后遗症开始显现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,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,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。